玻璃行業產能過剩明顯 企業共謀發展策略
“浮法加工走低谷,是進是退仍迷茫。抱團取暖結力量,玻璃正道同開創……”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二屆全國玻璃深加工行業與機械裝備鏈商洽談會上,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玻璃裝備發展中心主任邵光華即興做的一首詩道出了玻璃行業的現狀。
產能過剩顯現
“現在的玻璃價格已經跌到了多年以來的低點,企業利潤下滑嚴重,今年玻璃行業的冬天有點兒冷、有點兒長。”一家玻璃生產企業的負責人表示。
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玻璃行業在近20年得到了飛躍式的增量發展,產量居世界第一。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原片浮法玻璃生產線有將近290條,約占世界總數的1/3,產量達73788.7萬重量箱;平板玻璃產量由2001年的2.02億重量箱增長到2011年的7.38億重量箱,增幅達262.87%。同時,隨著深加工玻璃行業的迅速發展,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在行業內涌現出了一批有影響力、推動力的優秀企業及企業家。
但是,在金融危機、房地產調控等因素的影響下,建材類玻璃行業與其他建筑材料一樣,都面臨著高投入、低利潤、產能過剩等問題。據邵光華介紹,目前,全國近50條浮法玻璃生產線放水或冷修,玻璃深加工行業的綜合利潤低于銀行利息,玻璃原片企業與其說是賣成品,不如說是賣原料,而稅收的增長卻高于行業的利潤增長。
據了解,雖然不斷有新的玻璃生產線上馬,但2012年1月~7月全國平板玻璃產量為4.24億重量箱,同比下降了3.2%,而去年同期的這一數字是增長19.7%。如果按照當前的產能計算,2012年全年的平板玻璃產量預計為7.24億重量箱,同比下降1.2%。
關注小微企業
在會上,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中心處長童友好在題為《我國中小企業資金扶持相關政策解讀》的報告中,詳細介紹了中小企業發展環境、項目申報成功的關鍵環節、國發14號文件解讀、中小企業發展主要資金政策等方面的內容,給有項目、缺資金的玻璃行業中小企業帶來了希望。
他表示,自2010年下半年以來,受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影響,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經營壓力大、成本上升、融資困難和稅費偏重等問題,小型微型企業尤為突出。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確保經濟平穩發展已經成為當前宏觀經濟運行的最主要目標,宏觀調控政策已由2011年的控通脹、調結構、保增長向保增長、調結構、防通脹的方向轉變。特別是自今年第二季度以來,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密集出臺,包括降息、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結構性減稅、扶持小微企業發展、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更多領域、刺激節能產品消費、啟動一批“十二五”規劃的重點項目等,使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呈現出經濟運行企穩、結構調整加快、民生繼續改善的積極變化。
共謀行業發展
據主辦方介紹,召開此次會議,主要是為了加強深加工玻璃生產企業與設備企業、配套產品供應商之間的溝通、交流、合作,進一步推進深加工玻璃企業更快、更好、更大的發展,樹立深加工玻璃生產企業和設備及配套產品供應商的品牌形象,提升整個玻璃行業的發展水平,引導企業做大做強,不斷增強競爭力。
在會上,來自南京大地水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華爾潤集團、北京新立基真空玻璃有限公司、信義節能玻璃(蕪湖)有限公司等企業的代表紛紛發言,共同探討行業發展的方向。
“必須改變企業的發展思路,加強內功修煉(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企業成本),并痛下決心砍掉對企業利潤貢獻度不大的產品,調整銷售方向,著重發展高附加值的產品,在企業逐漸做大的同時增強研發能力。”一位玻璃企業的負責人表示。
邵光華認為,玻璃行業要進行產業發展規劃、產業標準和產業政策方面的完善,扶大和壓小相結合,發展先進技術和淘汰落后產能相結合,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保護地方經濟發展的行業積極性相結合,建立等量置換的審批制度,鼓勵率先執行抑制產能過剩的政策,加大科學技術的研發和補貼力度。要對行業進行客觀詳盡的研究,從而理智地進行疏導,摒棄以往重市場、輕研發,重標準、輕執行,重論壇、輕務實,重速度、輕節奏,重政績、輕業績,重結果、輕過程的行業浮躁病。